2010-1-12来源:服装时报作者:王钟玲,张…点击:收藏此页【字体:小大】
福建省重点项目落户莆田
随着900多家鞋服材料商家的进驻,2009年12月30日,莆田鞋服城隆重开业。总投资3.6亿多元的莆田鞋服城是福建省重点项目,于2007年1月动工,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30万多平方米,集鞋材服装原料销售、鞋机、成品鞋展示、成品服装展示、物流配送为一体,设1402个展区,是海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鞋服原材料专业市场,重要的鞋服商贸交易、信息交流平台。同时,莆田鞋业服装城已获得莆田市政府批准落实国家级区域品牌的“两个中心、两个基地”(即“中国鞋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鞋业出口基地”、 “中国鞋业研发设计中心”、“中国鞋业信息中心”)中的“两个基地”的承建工作,并在莆田鞋服城为“两个中心”建设预留使用空间。
产业链不完善致整体发展滞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莆田鞋革产业迅猛发展,到1993年莆田建市10周年时,已经拥有100多家鞋革企业,每年产鞋超亿双,出口品种逾千种,销往30个国家和地区。莆田制鞋行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也在这一时期日臻成熟,从只生产布鞋、皮鞋,发展成能生产高、中、低档次俱全、花色品种繁多、备受客商欢迎的运动鞋,其中以三路、雷宝、耐克、阿迪达斯等名优运动鞋最为著名,最为畅销。
但是莆田鞋业在国内领先的优势很快就被打破。如今,成为县级市才17年的晋江,2008年鞋业总产值395亿元,已远远超过莆田,并且拥有国家级品牌8个,占全国同类产品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总数的80%。当 “安踏”、“特步”、“361度”等晋江品牌叫响全国的时候,莆田近200家上规模的鞋企当中,只有“沃特”、“双驰”这两个国家级品牌。与20余年前相比,莆田鞋业的规模虽然日渐扩大,但产业结构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料加工”模式延用至今。所不同的是,过去莆田鞋企为外国品牌做代工,如今许多是在为邻居晋江的品牌做代工。
长期以来,莆田制鞋业和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给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制约。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不但人工、运费开支巨大,而且时常影响订单的及时、足额完成。华承鞋材有限公司黄世彪算了一笔账:以女鞋、时装鞋、休闲鞋通用的饰品太阳花为例,莆田鞋企从广东东莞采购,每只太阳花1元钱;若能在当地订购,只要0.2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莆田人重振“鞋城”雄风的呼声不断,政府部门也下大力气支持鞋业企业发展。“沃特”篮球鞋、“双驰”足球鞋、“洛驰”登山鞋、“季年”休闲鞋等新生力量迅速成长,国内外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2008年,莆田市被授予“中国鞋类出口基地”称号,同时,莆田市还对20多家鞋业重点规模企业进行扶持,在产品上统一贴上“中国鞋类出口基地”销售公司标志,以“中国鞋类出口基地”、“莆田精品牌”等招牌进行内销统一运作,力争3年内把销售网点覆盖全国。
莆田鞋企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一直到2006年,本地还没有一个大型的专业鞋材市场来支撑制鞋产业的发展,众多企业只能远赴温州、晋江等地采购。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莆田人把原材料中原本可以稳赚的钱拱手让给了别人。
鞋服城完善莆田产业结构
可以预见,鞋服城的落成,将是莆田重新走上中国“鞋城”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莆田鞋业服装城吸收了国内外大型市场先进的规划管理理念,城内区域功能定位明确,水电通讯和绿化环保等设施齐全,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集鞋服材料、鞋机化工、成品鞋服展示、批发、零售以及物流配送、银行餐饮、商务会所等配套服务为一体,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新型商贸物流中心。
莆田鞋服城的建成开业,其中的巨大商机不仅吸引着莆田市当地的企业家,连外地客商也纷至沓来。温州金豪皮革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相存率温州企业组团,率先在莆田鞋服城买下了50个展位。在接受采访时李相存表示,温州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在莆田鞋服生产企业家门口设点,能更好地维系双方合作伙伴关系,一荣共荣。浙江绍兴柯桥轻纺贸易中心企业也组团,一举在莆田鞋服城买下57个展位。绍兴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绍兴友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莆籍企业家黄建忠说,柯桥轻纺城是国内最大的服装面料交易市场,此次,57家服装面料厂商进驻莆田鞋服城,是看好在海西大发展的背景下,莆田的后发优势显著,发展空间巨大。
鞋服城地处福厦高速路口,且与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火车站相毗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另外,统计数据显示,莆田市鞋服企业年产值在200多亿元以上。本地鞋服原材料需求市场非常庞大,随着向莆铁路即将建成通车,鞋服城还将辐射周边城市和中部内陆地区,预计年交易量可达100亿元以上。
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泉州的很多鞋企完成了从OEM代工生产向自创品牌全面转型的过程,如今被称作“品牌之都”的泉州已经迎来了阵痛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危机阴霾下的逆势飞扬。而在2008年爆发至今的这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莆田的鞋服产业也走到了十字路口,这既是危机,又是契机,莆田鞋服城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是化危为机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