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萧条千人失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将近600家商户因为生意萧条而走出雅宝路,并由此引发数千人失业。作为北京最大的对俄民间服装批发市场,雅宝路面临着艰难时期。
据雅宝路天雅服装市场副总经理刘玉琦介绍,这600家商户占到目前雅宝路商户总数的10%。“虽然以前这里的流动率也能达到10%,但退出的商铺可谓是炙手可热、供不应求。而现在,这600家至今还没有一家找到接替的人。受金融危机以及产业调整影响,我认为这种情况还有可能会持续下去,还会有更多的商户因为经营不下去而离开,”刘玉琦说。
一位在雅宝路上的吉利大厦经营了四年的刘姓铺主告诉笔者,她已经打出广告,想要转租自己的15平米店面。但在过去的一个月,还没有人找到她谈合作。
“原本10000元的租金,我愿意以8000元相让,但问题是我不是唯一降价的人,这里最近空出的铺子多了,使选择面广了,我想可能没那么容易找到下家吧,”在吉利大厦,笔者看到刘女士已经将她的铺子腾空了,随时准备让接手的商家入驻。
根据雅宝路地区最大的房地产中介天源浩业提供的数据显示,像天雅大厦这样比较成熟的服装市场,一个23平米的档口每月租金已经从最高时的36000元降到了16000元。“自今年年初以来,租金就一直没有上去过。经营比较成熟的天雅大厦情况可能好一点,但其它的商厦都空出很多档口,”天源浩业一位姓于的中介对笔者说道。
“按理来说现在应该是销售旺季,因为马上冬天要来了。以前这个时候会有大批俄罗斯商人赶过来批发冬衣,从今年的情况看,市场还是比较低迷,没有好转,”吉利大厦的刘姓铺主说。
与此同时,大批失业的翻译和销售员每天都会聚集在雅宝路路口的一个求职栏前,看有没有新近的工作机会。笔者看到,栏板上张贴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求职广告,而招聘信息却几乎没有。
一位姓齐的翻译告诉笔者,6个月前他的老板生意不好,他也被解雇了。从前在雅宝路换个老板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最近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这6个月里他只能通过做兼职导游来换取收入。
“我在雅宝路工作了四年了,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像我一样的翻译都失业了。但是对我们学俄语的人来说,雅宝路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场所。我们只能抱着运气再试试看。”
与从前熙熙攘攘的贸易景象相比,现在的雅宝路冷清了许多。虽然仍有三三两两的俄国商客穿梭其中,但按照做载客三轮车生意的陈师傅的说法,从前是10个人里有6、7个外国人,现在恐怕只有3个。就连他们的三轮车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铺主们现在也无心做生意,聚在店铺外聊起了家常。空荡荡的市场里,经常只见几个保安和工作人员在值班。
天雅大厦的刘经理介绍说,原来雅宝路一年的交易额能达到40亿美金,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的关闭,以及雅宝路商户自身产业调整带来的问题,这里的生意已经迅速下滑,交易量下降了有六七成。
有商户告诉笔者,俄政府对“灰色清关”的打击活动的确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因为海关查得严了要交关税,一些采购商迫于成本压力就取消了订单。
对于那些在雅宝路上还坚持做着生意的商家来说,他们对未来的前景也不是很乐观。周培发是一家裘皮大衣店的老板,他说由于金融危机,皮草行业遭受重创,一件原价1000多美元的貂皮大衣他现在亏本甩卖,要赔一半左右。问他有什么应对办法,他半开玩笑地对笔者说,“办法?有什么办法?我现在巴不得也把店面转租出去得了,”话语中尽现无奈。
但是在笔者采访的一些前来采购的俄国商人眼中,情况或许还没有那么严重。
一位叫Svetlana Vlagimirovna Chebotareva的俄国女商人说,“虽然俄国人在金融危机面前收紧了裤腰带,但他们还是会购买,只不过买少一点、好一点的产品。中国生产的羽绒服、貂皮服装等质量好价格又不高,在我们国家还是很受欢迎的。”
Tania,另外一位在雅宝路采购了近10年的俄国女商人也表示,虽然每次采购的量变少了,但每年她还是会经常来中国,来雅宝路,因为这里的商品比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要好。
对此,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吴大辉认为,中俄民间贸易目前是处在一个整盘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目的,着力于规范国内市场,打击“灰色清关”,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贸易。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渐规范,有品质的中国产品最后还是能打进俄国市场。而且鉴于俄罗斯本国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中俄民间贸易无疑是很有前景的。
“从2008年俄国国内的消费品需求来看,只有25%的需求能通过自己生产来满足,虽然当地政府希望把这一比例在2011年提高到50%,但这里面毕竟还有很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