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市场大大缩小
“在这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中,纺织品市场首当其冲。”
“我的国外订单大幅减少”,17日上午,河北三力羊绒公司总经理康继芳在办公室告诉记者。
受购买力制约,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表现在县城临街店铺对于羊绒制品的定价上,“原先三四百元的衣服,如今不是降价就是打折,先保证销量再说。”一临街店铺老板告诉记者。
被当地官方寄予厚望的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在经营之初,也明显感受到寒意,“9月26日,伴随第十五届中国清河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的召开,该市场也隆重开业。但经历了几天热闹之后,市场归于平静,外地客商纷纷离开,本地临时布展的摊位也陆续撤离。”一时间,部分入驻商户开始出现转卖商铺的现象。
“在这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中,纺织品市场首当其冲。而对于清河来讲,首先感受到寒意的是那些以外销为主的规模企业。”17日上午,清河县商务局局长孙连岭告诉记者。十年前,孙连岭组建羊绒局,他目前还兼任当地羊绒协会常务副会长。对于羊绒市场,他别有感触。
直面消费者挖内需
目前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已入驻商家200余户,部分商家日营业额甚至超过2万元。
面对这种局面,外销企业开始自觉从国内市场挖潜,而政府层面上,则在羊绒制品市场上做足文章,逆势而上。
为打造国内最大的羊绒制品市场,当地政府于2006年,开始了占地989亩,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濮院羊绒制品市场的建设。但市场在开业之初,就遭遇上述提到的当头棒喝。
“只有市场方能救市”,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孙连岭开始感觉到危机所给经营带来的理念变化。变化核心就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生产厂家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对于生产厂家来讲,资金回笼直接迅速;而于消费者来讲,可以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为吸引更多商家和消费者前来,市场投资者与当地政府对入驻商户实施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对入驻市场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际品牌拥有者,购买两个店铺赠送一间办公用房;对其他自主品牌及一级代理商入驻市场的,免除一年办公用房租金;对在市场内生产的企业购置设备提供贷款担保,并给予政府贴息……
优惠政策下,效果逐渐显现:入驻商家持续增加,由一个月前的不足百户上升到目前的200余户,消费者流量也渐次增多,部分商家日营业额甚至超过2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品牌力量也在此凝聚,据市场管委会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鹿王、雪莲、皮皮狗等在内的十大羊绒服饰品牌已有七大品牌入驻。品牌力量也在影响当地企业,“我们除鼓励如三力等规模企业转型外,还积极引导他们要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孙连岭说。
借力羊绒特色游引客源
上周省会一旅行社就组织了数百名省会游客赴清河,以后有望天天发车。
日前,河北省新闻旅行社打出了“羊绒之都一日游”专线20元的广告,据该旅行社介绍,低于成本价的购物特色游甫一面世,就吸引了众多游客。仅上周,该旅行社就组织了数百名省会游客,以后有望天天发车。
孙连岭说,“因市场的存在,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为厂家带来效益,合力促使市场继续繁荣,我们就可以把寒冬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