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围绕建成中国“纺织贸易第一城”和建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积极依托盛泽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增强创新理念,加大服务力度,着力引导纺织企业增加品种、提升质量,加快推进市场扩容升级,实现纺织产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发展。
一、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是纺织产业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关键。近年来,市场管委会积极引导企业把工作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东方丝绸市场周边以盛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汇集了近4000家纺织企业,具备年产桑蚕丝及涤纶长丝200万吨、真丝绸及化纤面料100亿米的生产能力,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虽然这里的纺织产业基础较好,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时期,还是存在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的问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产品老面孔多,附加值相对较低。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场适时地建立了纺织科技中心,为企业提供面料开发、花样设计、面料分析测试、技术培训、技术成果转让等一系列科技服务,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质量与技术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与此同时,市场还适应企业对纺织品检测服务的需求,先后设立了丝绸质量检测中心、纺织工业(吴江)检测中心、盛虹纺织品检测中心、吴江纺织科技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纺织品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资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检测能力的增强,为东方丝绸市场的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如今,盛泽地区的祥盛、福华、文兴、向兴、华佳、新民、盛虹等七家企业已成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开发基地;并形成了新民纺织的真丝绸、华佳集团的桑蚕丝和真丝服装、恒力集团的超亮光丝和化纤面料、盛虹集团的超细旦涤纶长丝和印染布、福华织造的锦纶织物、向兴纺织的防寒面料等一批享誉市场的优质产品;其中茶花牌真丝绸、迎春花牌桑蚕丝、恒远牌涤纶长丝还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
为了引导纺织企业紧跟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颖、时尚面料,市场管委会积极组织广大企业参与“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和周到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评选的积极性,参评企业和入围产品逐年增多,近三年中共有109家企业的169款面料“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创下一个地区入围企业和入围面料总量的全国之最,市场因此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又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合作,在去年10月启动了“纺织创新人才资源战略”,创立了国内第一家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并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期培训,为盛泽地区培养急需的纺织人才,为盛泽纺织产品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
二、注重营销方式创新,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注重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是建设功能完备、交易手段先进和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流通大市场的一项关键举措。为了推进交易手段逐步现代化,市场管委会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着手建设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并从人、财、物上全力给予支持。近年来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构筑起一个网络媒体与传统平面媒体相结合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了从现代网络(中国绸都网)、有线电视(丝绸图文信息频道)到报纸(吴江日报?东方丝绸版)、刊物(中国绸都杂志)以及大型电子显示屏等一整套高效的信息化服务载体,使东方丝绸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中国绸都网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快捷、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突破了市场的地域局限,让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客商通过网络了解东方丝绸市场行情,增加贸易机会,逐步形成一个面向全球的无形市场。市场管委会还努力引导和推广现代连锁经营机制,最大限度地通过合理布点,扩大经营成果。东方丝绸市场作为国内纺织面料的一级批发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几年来,广大经销商通过在广东西樵、辽宁西柳、成都荷花池、浙江柯桥和织里等地设立分销门市部,既拓宽了产品营销的网络,又提升了知名度,一举两得。
针对当前面广量大的化纤纺织品命名不规范、产品标准不完善的现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与东华大学合作制订了全国第一个《化纤面料编码标准(试行)》,为化纤纺织品规格、定义的规范化作了有益的尝试,并为纺织品电子商务的运行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市场管委会还配合国家商务部集中精力做好“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的编制和发布工作,主动承担起各类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与指数的编制、发布。该指数已于去年11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市场的中国绸都网成为指数的指定发布平台。指数的成功发布,为加强对丝绸化纤行业的信息引导,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丝绸化纤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6月10日,由吴江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上线交易,这标志着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开始实现“网上卖布”。这在全国纺织行业是首创。
三、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努力扩大市场影响力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对纺织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市场管委会努力增强管理机制的创新力度,完善与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市场经营户与纺织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发展、提升的软环境。近年来,市场管委会一方面引导和协助企业建立了自己的行会组织——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另一方面又先后创建了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纺织科技中心、外贸咨询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并以这些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对企业实行面对面的服务,增强了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市场管委会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联手,每年组织纺织企业以组团的形式参加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的纺织品服装博览会以及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的大型纺织品交易活动,既为企业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又向海内外展示了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整体实力和形象。如今,“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展团”已成为许多纺织品博览会上的亮点,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和绸都纺织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走出去”之外,市场还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业务部门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等机构合作,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多次组织“国际纺织品买家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之旅”、“国际采购商务洽谈会”之类的大型商务活动和“产学研对接”等技术交流合作活动,为纺织生产企业和国际纺织品买家之间以及纺织生产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之间构筑起商贸服务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为了打造绸都盛泽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知名度,市场管委会连续几年在中央电视台与行业主要媒体上进行适度的品牌形象宣传,并在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的同时,协助市场协会做好“盛泽织造”和“绸都染整”两只集体商标的注册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作,去年10月,两只集体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供会员企业共同使用。去年下半年,市场协会还组织了一次“我最喜爱的企业标志”评选活动,旨在向全社会推介会员企业,提升会员企业的知名度。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的实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去年,盛泽镇与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双双被全国50多家权威媒体评为中国最具产业影响力的纺织之都和最具商业影响力的纺织专业市场。
四、推进市场建设创新,营造优良商贸环境
加快市场建设的步伐,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投资交易环境,是市场管委会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围绕建设国际化纺织品贸易中心的目标,以每年完成投资额10亿元,新建商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建设速度,着力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交易区,建设现代交易区”的市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建设一流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市场设施,我们双管齐下,加快市场改造建设的步伐。首先是市场管委会和投资商树立与时俱进的建设和发展思路,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并建设好每一项工程,力求每个升级改造项目都能充分体现现代化、时尚化、人性化,为每一位来场的中外采购商营造一个舒适的商业氛围和贸易环境。如市场中心商区的规划和建设,集中体现了高起点、高品位和高档次,符合市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中心广场的绿化带、喷水池、河道景观新颖美观,新设置的一块88平方米的大型电子显示屏,每天发布产品行情信息,使该商区充满浓郁的现代商贸气息。其次是创新投资方式,吸引民资参与商区建设,加快市场建设步伐。不少民营企业十分看好东方丝绸市场的发展前景,有参与投资商区建设的强烈意愿。对此,我们因势利导,吸引民营资本直接参与市场的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建成的精品商区、色坯商区、综合商区、中心商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纺织城、盛泽城市广场、金百盛家纺等市场重点建设项目,都有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从而加快了市场建设改造的步伐。
为改变以往市场功能较为单一的现状,我们集中精力,努力提升市场的业态和档次,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发展市场三产服务业,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商、供应商、制造商、采购商,使市场成为投资创业者的乐园和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采购基地,这对于推动市场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起到积极作用。已经建成的江南水乡第一商务楼—32层国际大厦,以及刚竣工的东盛步行街是集商贸、展示、购物、娱乐、美食、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项目,这些项目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模式,吸引了许多国际纺织品买家来此设立采购中心,还引进了肯德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法国宝姿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入驻。正在建设中的国际丝绸广场、江苏盛泽物流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在功能规划上将全面导入智能化设施,还设置丝绸文化博览中心、星级酒店、办公楼以及咖啡吧、快速餐饮、西餐店等服务机构,引进金融机构和行政审批机构,为商务谈判提供一条龙、一站式配套服务,实现市场功能的延伸与拓展,全面提升“中国第一布市”的市场业态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