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服装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巴黎国际服装博览会,当时中国代表团还只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没有资格上台表演,只能坐在台下观看表演。当一位头戴香蕉造型帽子的模特走上展台时,台下的一位服装研究所的副所长竟然用四个字形容:妖魔鬼怪。
谈到这段陈年往事,谭安激动地拍着桌子说:这都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了,我们的服装行业还是这个样子,可见行业的落后。回国后,谭安就下定决心:要办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巴黎国际服装博览会一定要有中国的一席之地。要让巴黎为首的西方时尚界,正视我们中国服装的存在。
回望令人难忘的首届CHIC时,不能不回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那些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服装展会,它们汇集成一条波涛滚滚的潮流暗河,带动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崛起。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常熟的一个小镇子——王市镇举办了农民服装节,当地农民唱主角,两三万人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谭安连声称赞:办服装节本来是法国人的专利,中国的农民也办起了自己的服装节。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有使中国农民站起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各行各业的变革几乎覆盖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回忆起CHIC之前的服装展会,谭安如数家珍,每一次早期的展会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轻工业部主办的1981年全国新号型服装展销会、1983年北京中老年服装展、1985年五省市服装展、1987年十六省市服装展;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参与的1988年大连国际服装节、主办的1992年常州服装节;上海服装总公司主办的1992年中国服装展览会;以及1989年郑州服装文化节,1990年天津服装节,1992年嘉兴服装文化节,1993年黄石首届服装节等。
这些看似隆重的展会后来大多没有持续办下去,用谭安的话说,这些都是一锤子买卖,但是在当时给诸多的服装品牌提供了展示产品和商贸交流的平台,为贫乏的中国服装行业发布了流行趋势,对那些渴求了解服装潮流的中国人来说,有如久旱的甘霖。
经过近十年的准备,终于在1991年3月,谭安正式开始了CHIC的前期筹备工作。对此,谭安很感慨:早期那些一锤子买卖的展会虽已被中国时尚人淡忘,但没有这些展会的经验积累和多次的赴法学习所积蓄的能量,就不会有今天朝气蓬勃的CHIC,正是这些能量的蓄势待发,才使得CHIC具备了强壮的生命力,从而掀起了中国服饰文化的革命,唤起了中国服装产业个性意识的觉醒。(中国服装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