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岁的杨夫尧,踏入服饰行业已有26年,在株洲市工商局芦淞直属市场分局下设的个体劳动者协会做了20年会长。作为入行较早的老一辈,他不仅见证了芦淞服饰群起步的原型地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芦淞服饰群的壮大。如今的杨夫尧已经退休,每天大多时间泡在棋盘上,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以下是他的回忆。
怀揣400元“下海”:见证“地摊”芦淞
1985年,我32岁。初夏的某个晚上,我捂着工作几年存下的400多元积蓄,一遍一遍的数着,心里也在默念,到底是破釜沉舟,抛掉铁饭碗下海经商,还是不愠不火地继续还算安逸的职工生活。那时候我在工厂上班,45.5元/月的工资,外加周末出去做点小生意,日子也还凑合。周末做的小生意,就是挑着一些鞋帽服饰等走街串巷地叫卖,每天的收入十分可观,一天可赚十几元哩。
第二天,我没再去工厂,而是直奔当时的钟鼓岭农贸市场。当时的钟鼓岭有10多户人在摆地摊,服饰鞋帽,纽扣针线,都已有卖,批发零售都可以。
我拿这400多元,批发了一千多双凉鞋,开始走街串巷的商贩生涯。这些凉鞋,我卖了一个夏天,虽然累些,但赚了近两千。而在当时,这些钱,上班至少要做3年。
那时候,很多人都看不起搞个体经营的,在普通人眼里,认为都是投机倒把,下海经商,要背负不少风言风语。还好,政府各方面都比较支持。1985年下半年,区政府和工商等部门为改善经营条件,将大多数经营户搬迁到了堤升街。这时,堤升街已经有了400余户经营者,市场不再露天,头顶上多了一个铁棚;也不再需要摆地摊,市场里有了铁架摆放商品。
1986年上半年,我开始服装批发,行商坐贾,档次上去了,收入也水到渠成地翻番。而这时,市场经营户已超过600户。
堤升街的容量明显不够了。这时,芦淞区政府想了办法,将市场整体搬迁到了军分区前路段,我自然也搬迁了。这里,照样是铁棚、铁架,但是更大气,而这一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家,广东、浙江、湖北等地的商家都慕名而来。也是这一年,我进入了个私协会。
老天刮风下雨,我建议兴建芦淞市场
在军分区前路段经营时,整个市场已基本能够健康运转,大家的生意开始进入稳定收益期,而以前没曾想过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大家的注意。
市场已远不是原始的赶集状态,已经常态化。但这样一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刮风下雨的日子该怎么办?
那时候,我们都成了靠天吃饭的主,天天祈祷不要下雨。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只要一刮风下雨,这铁棚就靠不住,雨飘进来,货就会打湿。有一次,雨下得大,衣服全部打湿,新衣服只好做旧衣服处理,大家都受到损失,多的损失了几百元。
我记得是在1986年年底的协会年会上,我提了个想法,希望由区工商局牵头,建一座大楼,将商户们全部搬迁进去。我的建议,也刚好契合了当时区政府的想法。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和商讨,1988年,筹建芦淞市场的方案正式敲定。
在大楼兴建期间,开始考虑如何让大家都搬进去。当时,要搬进去需交1000元的门面费,有些商户对这市场大楼的引客能力保持怀疑,再加上南大门那边还有室外市场,有些商户就跑到南大门露天市场去了。我是协会会长,自然极力鼓动大家进市场。
鼓动的效果不错,1990年,大楼建好了,很多商家搬进了大楼。从地下一楼到三楼,大的、小的,本地的、外地的,都是买卖服饰的商家。1991年,市场商户出现井喷式增长,原本四、五楼的办公室都改成了市场。
而随着芦淞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南大门、结谷门、环州城、智超、银谷等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便是今天的芦淞服饰城了。(中国服装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