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包包的售价定得那么高,却不愿意给工人多一些、甚至只是正常的福利待遇,大企业为啥小气成这样呢?”昨日,本报《财经三人吧》栏目重磅推出《奢侈品巨头:请放弃傲慢与偏见》,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解读了“古驰事件”,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
消费者:“虐工”事件玷污大牌
在一家门户网站发起的网友投票里,超过50%的网友表示,古驰这次的违法事件,让他们对
该品牌的印象大打折扣。
“一度膜拜GUCCI”的某银行白领朱小姐对记者说,这一事件让她决定对这些国际大牌“重新认识”,“选择这些奢侈品牌的包,本身就是对其品牌历史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果这种认同不存在了,我也没有必要去买这个牌子的产品了。”
“身边很多朋友已经开始不穿皮草服,拒绝塑料袋,这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80后“海龟”鲍丽是一个时尚女孩,追逐时尚是她最大的兴趣。在和记者交流时,她把这种最新的时尚称之为“植物性的生活。” 鲍丽说,她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不但自己开始实践这种新的“时尚”,而且还积极地通过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不但是奢侈品,时下大热的“苹果”也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供应链接二连三爆出丑闻。正如一位环保人士所说,“保证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环保,公平对待员工,这些应该是企业的底线。”
专家:警惕边做慈善边排污的企业
为什么国际大牌频被爆出这类新闻?网友“泽泽”分析,“因为它们清楚地知道,走了几个员工无足轻重,后面排队等着的人一抓一大把。他们有恃无恐,因为求职者和员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现实中就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他们在做慈善事业,如捐善款、建希望小学等。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最基本的善待员工,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却不是很好。”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易开刚长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他对记者说。
易开刚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对内要关注员工的发展空间,保障员工合理权益;对外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不断增进消费者的福利,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不是一个高的标准,而是一个基本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