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由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国际奢侈品协会及中际奢侈品官方媒体《财富品质》杂志联合主办的“奢侈品在中国”峰会在上海世博洲际大酒店隆重举行,共有150多名来自世界知名奢侈品牌的负责人、200多企业家和50多位媒体界人士应邀参会,会议首次联合发布了《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该报告历时8个月,通过大量消费者、品牌商和媒体的面对面调研,从消费者、客户服务和媒体宣传等微观层面,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较详实地反映了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20余年来发展、现状,对我国奢侈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奢侈品消费呈现新特点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呈现以下五大趋势:一是消费用途已经由自用转向商务馈赠和投资收藏方面;二是消费理念由面子消费转向社交消费和个人消费;三是低的品牌忠诚度和强的印象消费观念共存,调查显示,高端消费人群重复购买最多的五大品牌是路易威登、香奈尔、古驰、爱马仕和劳力士,但也非常容易受到广告宣传,购买共同认知的知名品牌;四是定制、限量化的消费偏好逐渐显现,已经成为行业新趋势的内生动力;五是购买奢侈品地域上,呈现出中国大陆、港澳、欧美国家的“1+1+1”的消费法则,这三地各占三分之一,在欧美等地中,欧洲点58%、美国占28%、日本占8%。
报告认为,近年来,奢侈品消费的“嫌贫爱富”准则正在受到挑战,当越来越多的极端富豪人群将奢侈品消费,由品牌忠诚转向个性化定制时,数量庞大的一般高资产消费人群正成为奢侈品牌争夺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潜在客户和小年龄段客户的培养。
二、三线城市是争夺重点
报告认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奢侈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市场得到巩固,而未来奢侈品在我国的战略将体现在“一线城市做品牌,二、三线城市做销量”的现实选择。报告认为,一线城市中,北京由于是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因而奢侈品销量最好;上海次之,但上海是目前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总部聚集地,市场竞争激烈,奢侈品市场成熟度高;广州因为地处港澳,与前两者差距较大。未来,在杭州、沈阳、成都、青岛将是奢侈品牌争夺的重要战场,这四个城市目前的销量将分别达到国内销量的8%、6%、5%和3%。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资源也是成为奢侈品牌扩张的重要制约。针对这一市场缺憾,奢侈品的电子商务近几年也应运而生,涌现出了走秀网、第五大道和老熟客等知名网站,这些奢侈品的电子商务业务,从客观上不但弥补了奢侈品消费的地域限制,还努力追求让消费者有线下实体店的真实消费体验,力求在便捷性、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具备优势。
最有可能本土奢侈品牌中 四川企业占三
面对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报告提出,虽然多数奢侈品消费者认为中国不可能产生本土的奢侈品牌,但是中国品牌不会停止国际化发展的尝试,部分消费者也希望我国众多的优秀企业中,未来能够诞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产的奢侈品牌。经过广泛调研,报告认为,中国最有可能诞生奢侈品的行业存在于白酒、服饰、腕表、珠宝、香烟、茶叶、瓷器、香水、家居和工艺品等20多个类别,并从中选出10大最有希望品牌名单,分别是茅台酒、五粮液、羽西(化装品香水)、中华(香烟)、澜珠宝(杨澜创立)、NE.TIGER(服装)、竹叶青(茶叶)、郎酒、上海滩(服装)和VIVE(上海双妹,化装品),其中,四川省内的企业五粮液、竹叶青和郎酒,名列榜单之中。
未来奢侈品将在乐观中谨慎前行
报告研究认为,未来中国奢侈品行业最有可能增长的四大领域是:艺术品交易市场、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中国免税市场以及中国奢侈品电子商务商场。但报告同时也认为,面对国外经济的疲软,目前中国虽然是奢侈品牌商家眼中“最有希望的国家之一”,但由于2011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以及股市的低迷,已经影响到特定消费人群的现金头寸,虽然极端富裕人群的消费行为不会明显受到影响,但次富裕人群的消费无疑将更加谨慎。所以,报告认为,未来国内奢侈口消费在乐观中慎行,增长与转变同步是必然选择。未来,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仍将面临外来品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业务增长与社会责任并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