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组建时员工人数不足500人、年销售额不到5000万元,到如今集研发、生产、品牌、物流于一体,年销售额近50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针织行业排名第二,江苏东渡纺织集团10多年来走过了一段跨越式的发展历程。
当今全球产业链中,研发、生产、流通诸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形态;研发和流通环节附加值高,处于曲线两端;制造加工环节附加值低,处于曲线底部。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微笑曲线”理论。
从过去的低端贴牌加工到目前拥有研发机构、核心技术、外贸中心、自主品牌和分布国内外的5个现代化制造基地,东渡集团已初步完成了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产业链布局,产业重心也由加工制造向研发和流通环节转移。转型升级,让东渡集团纺出了属于自己的“微笑曲线”。
为探寻东渡集团跨越式发展的奥秘,记者日前来到这家大型纺织服装集团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总部,详细了解其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
注重自主创新
靠“独门绝技”独步市场
走进位于东渡集团的产品陈列室,一排排五颜六色的面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最新产品。”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指点着向记者介绍说,“穿上这种发热复合面料,可以让体感温度升高2至3摄氏度;那种抗菌面料即使几天不洗也不会有异味;还有防紫外线、抗静电、吸汗速干、单向导水等功能性特殊面料,主要用于制作户外运动服装,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徐卫民眉宇间满是自豪。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东渡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如果当初我们墨守成规,就没有东渡集团的今天,甚至没有东渡集团。”徐卫民在回顾企业走过的历程时感慨地说。
1993年,徐卫民接过了东渡集团前身——资不抵债的张家港市针织总厂。起初几年,尽管一直不懈努力,但由于设备落后、技术缺乏,只能靠加工低端贴牌产品勉强维持生存,有时甚至只能接“二手”、“三手”订单,利润极其微薄。“想让企业走出困境,必须改变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的状况,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东渡集团刚刚摆脱“生存危机”,即勒紧腰带着手设备更新。
为提升装备水平,东渡集团几乎停止了其他方面的投入,将资金集中用于“鸟枪换炮”。到2002年,东渡集团纺织设备全面更新,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在业界引起了不小反响,也为东渡集团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生产环境。
中国加入WTO后,加速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纵观世界上诸多跨国公司,要么依靠强大资本驰骋国际市场,要么凭借核心技术领先全球同业。“我们不能满足于引进先进设备,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的形势给了徐卫民新的思考。
从2005年起,东渡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元于科技研发,先后与天津纺织材料研究院共建“国家级纺织材料检测中心”,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江南大学—东渡科技研究发展中心”。
“研发部门是我们东渡集团最为重要的核心部门,每年都引进几十名专业人才,现在本科学历以上的有200多人,博士学历以上有7人,强大的研发团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底气’。”徐卫民说。
经过5年攻关,东渡集团在国内独家研制出生态环保的植物染料。这种“可以吃的染料”,利用自然界的花、草,以及树木的茎、叶、果实等部分提取的色素加工而成,改变了传统织物染料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缺陷,并具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
2010年,东渡集团获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459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技术创新奖”3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个、“张家港科技进步奖”1个,还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依靠生态环保植物染料这一“独门绝技”,东渡集团生产的绿色生态服装和儿童服装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很多世界顶级品牌纷纷上门与东渡集团合作。
“现在做外贸不是厂商选我们,而是我们选厂商,非国际顶级品牌厂商不做。”徐卫民的话语中透着几分自豪。
开发自主品牌
增强国际竞争力
直接面向国际贸易市场,不仅提高了东渡集团的利润水平,更开阔了企业的国际视野,进而激励他们迈向更高目标——开发自主品牌。“生态童装是我们开发自主品牌的着手点,这也依托了我们植物染色的核心技术。”徐卫民说。
几年来,东渡集团先后开发了生态童装品牌“伊思贝得”、“东渡风”、“蒙斯艾”等,其中“伊思贝得”获得江苏名牌、江苏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绿色纤维制品等荣誉。
徐卫民介绍说,所谓生态童装,不仅要求染色采用植物染料,还要符合成长中的儿童体型对服装的要求。“传统儿童服装只要能保暖就行。现在为了儿童健康成长,在面料使用、版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伊思贝得童装就涵盖了儿童对服装的所有需求。”
通过打造“伊思贝得”童装品牌,东渡集团在销售渠道上也有了新开拓。“今年,我们在全国增加加盟(直营)店60家,北京、天津、成都等大中城市都设立了品牌总代理和专卖店。”徐卫民说,“同时,我们还采取立体化销售模式,品牌童装既要进商场,也要有加盟店,而且搞网络销售,只是考虑到网络销售渠道成本较低,我们网络销售的品牌与商场及加盟店等主渠道销售的品牌有所区别。”
为了扩大伊思贝得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东渡集团还与诸多媒体联合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少儿电视服装秀、赞助国家级儿童艺术活动等,不仅为童装品牌的推广打造了平台,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代表。企业不仅要盈利,更要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徐卫民说。
近两年来,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产生很大冲击,纺织服装企业同样深陷困境。但是,东渡集团的童装出口仍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尤其是推出“伊思贝得”品牌后,其在国内的销售额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徐卫民表示,“自主品牌的利润率要比一般外贸利润率高出数十倍。我们希望把伊思贝得打造成国家级品牌,让中国的婴幼儿可以更多地选择我们自己的品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流服务,这也正是东渡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最佳手段。”
优化产业布局
以国际视野谋长远
对于东渡集团的产业布局,徐卫民信心满怀,“以国际化的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是集团10多年来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路径。”
早在2002年,东渡集团就做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把集团公司的所有外贸经营转向香港、新加坡,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国外贸易企业等形式,组建东渡集团自己的国际贸易“全球业务接单中心”。
2003年,东渡集团在马来西亚建厂,拉开了制造基地转移的序幕;2004年,在南通投资1.5亿元建起了新的服装生产基地;2005年,在柬埔寨通过参股、合作等形式,建起又一家海外生产基地,目前已拥有上万名员工;2010年,又在苏中、苏北地区建起了新的生产基地。徐卫民表示,今年公司进一步巩固完善了“贸易前移”和“生产转移”,并继续加大与澳大利亚、美国的合作,拓展新的贸易合作关系。“澳大利亚产业转移项目已落户东渡集团,设备现已全部到位,产品研发机构也在争取之中;柬埔寨第二家工厂的收购工作正在洽谈、签约,争取明年一季度投入运行。”
目前,东渡集团已形成“总部、研发、品牌机构和高科技面料制造业在张家港本土,外贸中心在新加坡,制造基地分布国内外,销售市场在美国、欧盟、日本”的国际化格局。
在调整市场结构的同时,东渡集团还不失时机地调整产品结构。“‘差别化’经营是公司的经营方略之一。”徐卫民说,研发与营销是眼下公司产品升级的两大重点,“面料着重研发,重点是产业用纺织品开发、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应用、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面料出口,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争取新的突破。”
徐卫民认为,“用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是不能持久的。”在着力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东渡集团还积极推动节能减排。集团在张家港保税区建立的面料生产基地——东源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采用了万吨级污水循环回用设备,中水回用率超过50%。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干化后可用来燃烧,提供了工厂所需的热能。
秉承“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东渡集团也提出了“争先、领先、创先”的企业精神,徐卫民说,“虽然我们的销售额从不到5000万元发展到近50亿元,但企业的发展道路才刚刚铺开。我们要放眼全球,拿出‘样样争第一’的劲头来,力争做全行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