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以来,我国共进口印度棉8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0%,较去年同期扩大三个百分点。进口印度棉的纺织企业表示,已签约的棉花大部分已经运送至国内,剩余的数量比较少。据悉,目前印度棉登记出口数量约170万吨,装运量超过了140万吨,实际装运量约占总量的85%。
我们认为,印度禁令将减少市场30万吨的市场供应量,但不会引发美国农业部调整全球贸易量。考虑到部分采购印度棉的纺织厂可能将订单转向南半球(澳大利亚、巴西),而美国的棉花预售也已完成,没有更多的潜在签约资源,美国ICE市场棉花期货的上涨比中国棉价上涨更有理由。我们预计美棉将冲击95美分以上区间,维持85美分至102美分的宽幅震荡格局。
从全球和中国供需数据来看,全球棉花供过于求的格局奠定了棉花价格难以大幅上涨的基础,也使得2011/2012棉季棉花整体将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2月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产量约为729.4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65.3万吨,增幅约为9%。本年度国产棉消费情况并不乐观,消费量预估仅为95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3.5万吨。至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棉花消费始终未摆脱低迷之势,大中小型纺织企业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中小规模纺织企业生存状况堪忧。产量增加而消费低迷的结果是库存增长,预计2011/2012年度,全国棉花期末库存将达到393.1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0.95%,远高于去年12月预估值34.5%,为近三年的高点。
从我国棉花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并不能自给自足,但国内棉花供给并不仅限于自产棉花,每年中国都会从以美国为首的产棉国进口大量棉花。美国棉花出口销售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显著放大,销售增长几乎都来自对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大量买入似乎并非市场需求驱使,而是为增加国储库存而进行的政府性购买。
据美国农业部预估,中国2011/2012年度棉花进口量预计将同比增加41.9%至370.1万吨,达到历史高位。
我们在印度禁令出台前对纺织企业的草根调研显示:1、配额价格走高,但外棉替代性仍强;2、纱价已跌至年初涨价前,部分企业可能进一步调低售价;3、市场棉花总资源量充裕,4月份以前不缺;4、由于混纺也与纯棉价格同步下滑,大纺织厂测算国内消费量将显著低于美国农业部预估的930万吨;5、多数企业预计棉价涨幅低于持有成本,不打算扩大采购。
综合来看,通过对市场商业库存总量的预估,产业界普遍认为收储结束后市场有一波下跌风险。因此,我们预计郑棉短线仍有冲高机会,但中期上涨动力不足将压制棉价的反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