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的2011年,日本国内现有大型零售店的销售额减少了1.8%,但东北地区虽然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景气指数远好于其他地方,去年仍实现了1.2%的增幅。而因海啸影响损失惨重的沿海地区与核泄漏事故的福岛县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部分受灾严重地区已经面目全非,这些变化是否带动日本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带来的经济增长能走多远?
据居民基本台账人口流动报告显示,2011年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流出人口超过流入达41226人,这突破了4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另外,盛冈市、仙台市的青叶区以及太白区等地区人口流入超出流出。
流动的整体趋势是从沿海城市流向内陆地区,以及从重灾区向核泄漏地周边疏散或者前往城市功能健全的地域定居。加之,仙台、盛冈作为重建的重点区域,土木施工人员以及志愿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从全国汇聚了大批的人员来到这里。这种人口流动的格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市场的选择,目前日本零售企业及制造商也紧跟这一趋势,再次瞄准盛冈、仙台等市场,不断调整销售理念及消费重心,以待东山再起。
在受灾地生活的人们,他们在接受高额的受灾理赔金后,由于物资、人手不足造成无法及时实现商业重建,以及商圈援助资金以及捐款无法及时到位,致使灾民手上的充足现金面临物品供不应求的境界。因此很多商家也正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展开营销攻略。
同时,对于那些被海啸冲走所有财物的人及因核污染导致无家可归的人,他们都需要重新购买大量的生活用品。这些也进一步刺激了资金流向消费市场。但也存在着有钱却没心情消费的人与不得不离开东北的人们。沿海城市与内陆地区的受灾差距致使重建的进度也出现了极大的差距,这也导致了东北整体重建进度分布不均,因此存在着购买力高涨的人;追求品质的人;购物奖励给震灾志愿者的人;把在受灾地消费看做义务的人;为缓解心情消费的人。总之消费正在趋好,但业界认为,这种趋好多少带着灾后的沉重,零售业要想真正迎来明天还需耐得起长久。
目前,受灾严重的沿海地区的店铺营业状况非常好。对于灾区的人们而言,他们对服装、时尚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把时尚、经营进行到何种程度?面对身心俱受到过伤害的人们,应该如何展开销售工作?这是经营者目前的困惑及工作重心。
仙台市内的多数专卖店出现了销售额超越往年的情况。仙台地区的大型连锁店的店铺营业额位居首位的实例不在少数,著名品牌、卖场、设施都设有重建特需区域,这些特许专区的销售额均突破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但其他多数商店街却表现的更加冷静,并且专卖店的销售额增长率并不大,许多都低于往年业绩。在网络销售方面,良好的性价比也吸引了更多的销售者,这也带动了总体消费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