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一搭一唱,渐渐把家族服装企业从幕后推向台前。对于新生一代台商衔接产业转型,兄妹俩都很有信心。
父母在厦经营台资成衣代工厂有10多年历史,如今黄若栩与哥哥黄孔毅在继承家业后再大胆“再创业”,以母亲名字自创服装品牌“MonnieChu(慕妮茱)”,想要突破贴牌工厂的局限,走不一样的道路。
几天前,兄妹两人筹备良久的品牌服装店终于正式开门迎客。“开创自有服装品牌是我母亲多年以来的梦想,现在看来,等于从台北来到厦门再延续。”自学成为服装设计师的黄若栩告诉记者说,目前,兄妹俩要同时兼顾工厂事务和服装店生意,尽管有道不尽的辛苦,却为实现两代人的梦想甘之如饴。
二代继业,延续品牌观念
黄若栩和黄孔毅在厦读书长大,从小成衣代工厂拿衣服当玩具。
他们的父母黄学健、周锦珠夫妇,是从台北西门町成衣店走出来的代工商人。夫妇俩从选布、打板、制衣、贸易无一不精通,也曾经在台湾的百货公司创设“USE”女装品牌,但只坚持了3年。12年前,他们迁移到厦门在同安开了家成衣厂,目前为7家台湾品牌代工。
据黄学健介绍,当初大陆人工成本低,加上他们走的是高单价精品服装,制作难度较高,与大陆厂商相比极具竞争力,成衣销回台湾后,“利润最高可达4成”。但是,随着大陆工资上涨,台湾厂商压低价格,“现在毛利能有1成就不错了。”
因此,和许多制造业台商一样,他们也开始面临企业转型升级问题。2008年起,夫妇动起创建自有品牌念头,但他们知道,这条路虽不好走,却是惟一的出路。也许看过太多失败案例,他们会诚惶诚恐、按部就班地踏出每一步。
而走这一条新路的主要担子,俨然落在已经成长起来的黄若栩和黄孔毅身上。黄若栩说,尽管早期全然从事代工,但父母一直都有“品牌观念”,始终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也因此,她认为品牌道路早就已经在走了,如今的工作只是将其“有形化”而已。
倚仗工厂,自由发挥设计
毕业于集美大学国贸系的黄若栩自小对女装设计十分感兴趣,决定继承父母的事业之后,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服装设计,掌握服装制作的各道工序。
自小就泡在成衣工厂里的黄若栩,对于服装时尚则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敏感。2007年还在大学念书时,她与朋友一起成立服装设计工作室。“大陆同学对我的印象是天天都有新衣服穿,以为我家很有钱。哪知道我家别的没有,就属衣服多!”
黄若栩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没读过名牌服装设计学校,但父母的成衣厂就是最好的“学校”,从各道制衣工序的老师傅身上,还有工厂经营理念,她学到的东西比任何学校教的更多。“用妈妈名字做品牌,一方面是妈妈的梦想,另一方面是因为妈妈教我们很多东西。”
开一家店比不上开一间工厂的规模,可黄若栩觉得获得了更大的舞台:“在成衣工厂设计作品给客户,往往会因为考虑成本而不被采用;为自己的品牌做设计,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大得多。”
兄妹联手,争食内需市场
黄若栩负责产品设计和推出,而哥哥黄孔毅则负责展店事务与经销事宜。
“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吵架!”黄若栩笑着告诉记者说,她和哥哥虽然如是分工,哥哥经常给自己“踩刹车”,“有些设计若是太复杂,制作起来成本高,就会被他骂。”
首次对外营业,他们推出130多款原创女装。黄孔毅表示,代工制造成衣跟自创品牌成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单单款式设计、配件、布料、生产等,外加上店租营运费用,“我们都不敢去算前期已经投入多少钱!”
但黄若栩说,她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信心,每年固定要推出春夏、秋冬两类产品,每类分4到5批次上柜。从去年起,黄孔毅在大陆淘宝网开业,“慕妮茱”销路逐渐被打开,消费者反映很好。
兄妹俩一搭一唱,渐渐把服装企业从幕后推向台前。对于新生代台商衔接产业转型,兄妹俩都很有信心。在黄若栩看来,有自家的服装厂做后盾,不管从品质或者衣服出货量,都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此外,大陆“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扩大内需来支撑经济成长,“慕妮茱”就是要争食内需时尚女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