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从2012年开端,就曾经连续屡次在月度供需报告中对库存数据做了比拟大的上调。2月供需报告中对全球库存1323.2万吨的预测,调整到3月报告中的1356.9万吨,再到4月供需报告中的1438.6万吨。
其中,4月报告中主要将印度的期初库存上调76.2万吨。5月份的供需报告继续上调全球棉花的期末库存,下调棉花消费量。中国的库存消费比高达68.4%,屡次调整过后,美国农业部对2011/2012年度全球消费预测前后相差250万吨,其将中国消费量调减120万吨至900万吨出头。
由于中国去年启动的棉价维护政策,招致大量外棉向国内集中,中国国内库存问题更甚。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则预测今年中国库存到达500万吨,同比翻倍还多,但全球其它国度地域库存增加14%左右,为810万吨。
低迷的国内纺织需求和高位的库存数据,使国内政策制定者进退维谷。
一方面,进口棉贴水状况从去年就开端了,并不断持续到目前。内外价差高达数千元,中国进口放量。发放不发放进口配额,是一个令国度头痛的问题。
发放配额,外棉价钱取得稳定支持,那从去年开端的国度政策价钱维护的就不只仅是国内棉农,大量的进口使得中国出钱出力成了经济低迷下全球棉农的救世主。
这笔生意,怎样算都是吃亏的。大量的进口库存,假如能运转起来,阅历一段时间高本钱的消化,一直也能回归向下游消费转移。
但问题是,低迷的下游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时机,就像哑巴吃黄连普通,收进如此多的棉花,日后如何消化也是个问题。如不发放配额,国内纺织企业运用本钱高的棉花,面对人力资源更为低价的主要竞争对手如东南亚等国,国内企业也是吃亏。
更不用提别国如采用零关税或其它支持进口棉花的措施,使企业采购本钱进一步降低,进而拉大我国与其它国度棉纺本钱的差距了。对农民的收储承诺,政府不能失信。一边是棉农收益,一边是纺织企业的利益,恐怕难以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