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8项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支持商业银行努力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贸易融资”、“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审批手续”等内容。国家的利好政策,给近日在日本东京参加第18届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中国参展企业带来了信心。有参展企业表示,今年政策层面频吹暖风,显示政府促外贸稳增长的坚定决心。但也有企业表示,政策对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有限,企业要改变对政策过分依赖的旧有习惯,应该认识到中国已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现实,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今后需要在提高自身软实力上下工夫,这其中包括对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开发的能力及综合配套贸易服务的能力。
中国对日出口保持增长
今年,尽管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日出口仍保持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7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日出口仍然保持着1.41%的稳健增长,出口额达到142亿美元。
中国纺织成衣展的主办方中纺广告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明认为,日本纺织服装市场离不开中国。尽管近年来有些日本订单转到了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但今年上半年日本纺织服装市场超七成的产品依然是由中国供应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的纺织产品产量大、产业链完备,在此方面具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二是面对要素成本上升的现实,优秀的中国企业努力改善自身管理的同时,积极向中国中西部甚至东南亚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通过细化区域分工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中国企业在努力探索产业升级并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原始设计制造能力、增加服务环节等方式强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着多种供应方案。
第18届中国纺织成衣展格外受到展商的追捧,本届展会首次选用日本东京主流展馆BIGSIGHT举办。展会规模首次达到8600平方米,但依然满足不了参展商的需求。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中国16个省市、62个城市的440家企业、1家日本企业和1家韩国企业共同参与。这些中国企业的年对日出口额合计约35亿美元,占中国纺织服装年对日出口总额的15%左右。
孙晓明分析本展会格外受追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经过17届展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展会的效果得到了对日出口企业的广泛认可;其次,去年由于日本地震的影响,原本要在东京举行的中国纺织成衣展因故取消,两年蓄积了中日业界多方的期待;再次,参展企业大都是长期致力于日本市场甚至是专注于东京市场的企业,参加中国纺织成衣展已经成为企业的常规活动。另外,虽然现在外贸出口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中国企业特别是优质企业大都有一种积极心态,就是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主动出击,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客商对质量要求更高
日本市场依旧低迷是很多参展商的共同感受。不少企业反映,日本市场不好,商品卖价低,而且消费者挑剔,日本进口商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
安徽外贸进出口有限公司周峰表示,市场不好时,消费者的购物欲低迷,不仅正品不买了,次品就更无人问津。而且现在日本客人对每件产品都要检验,虽然检验费由日本客人出,但是给供应商增加了不少麻烦。因为检出的次品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外,要返工的产品增多,增加了订单执行的难度。
客商不仅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交货期也要求更快,服务要求更多。烟台新天地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宝莲告诉记者,新天地主要给出口日本、韩国的GUESS品牌的一些产品代工,这次是第二次参展,接触到6个有合作意向的客商,客商看好了款式,要了报价。虽然今年市场行情不好,但是客户对质量、交期的要求却更高了。下单后要求1个月交货,面料、样品全部要求在上海检测。而且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发货后供应商要给品牌商发送款式、发票、箱单号、洗涤标、价格标签、包装纸箱等信息照片,以便客人能实时跟踪货物。此外,新天地还要对交付的产品实行1年保修服务。
产品创新是王道
对于展会举办期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8项政策措施,大连华绒服装有限公司的吴凯表示,服装出口退税现在已是16%,最多也就增加到17%,政策对企业扩大出口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他表示,国家促外贸发展的政策意义早就通过货币政策释放出来了。今年人民币贬值达1%以上,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
但吴凯明确表示,企业扩大出口不能光靠政策,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转型。今年大连华绒增加了研发力量,以前是业务部门兼顾研发,现在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华绒从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在其他企业今年出口面临不少困难的情况下,华绒的出口仍有增加。
吴凯分析,华绒今年出口形势好的原因主要依靠企业转型。原来出口的主要为高档产品,而针对日本市场低迷的现状,今年提供了一些低价产品。另外,由于地震后日本节能要求提高,冬天家里温度低了,针对这种情况,华绒开发了一些适合家里穿的轻薄羽绒制品。华绒应势而动的收获是今年新开发的产品出口量明显增多。
浙江省迪达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刘颖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谈道,现在出口情况的好坏关键看企业能否开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迪达加大了对面料研发的力度,和欧洲客人共同开发适合市场的新面料,因为服装业的竞争越来越往前移,体现为面料的竞争甚至是纱线等原料的竞争。开发的产品相对越有个性,越能保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迪达此次把和欧洲客户共同开发的新面料产品带到日本参展,受到了日本客人的青睐。
刘颖认为,中国加工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后,专业贸易公司的优势逐渐显现。由于贸易公司对研发投入大,而且有条件和一线国际市场的客人共同开发产品,这样开发的产品更对市场销路。此外,工厂的强项在于加工某一类单一产品,在满足客商综合采购需求方面的能力比不上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利用中国现在完善的产业链和加工优势,可以做多种产品,这样能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刘颖还认为,现在外贸促进政策给企业出口带来信心,但实质促进作用不大。企业要改变过多依赖政策的旧有习惯,应该认识到中国已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现实,今后的出路在于提高自己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能力。“能开发出满足需求的产品为客户带来贸易利益的企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错位竞争可事半功倍
上海俊岳今年对日出口也呈增长态势。公司总经理文景华谈道,出口增长的原因是企业注重错位竞争,主要生产面向中老年的高档羊绒服装。“因为日本福利好,中老年人有消费能力,针对中老年的高档消费品有市场。而且在这个领域,中国的竞争者相对较少,企业做起来压力相对较小。”
文景华认为,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而言,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再难的市场环境也有做得好的企业,关键要找准对策。为此,企业在五方面进行调整,即更多的款式、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服务。现在的消费者很挑剔,只有提供更多的款式供其选择才有可能提高销量。而价格竞争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手段,俊岳提出更低的价格,并不是打不要利润的价格战,而是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减少自己的利润,让利给客人。速度更快,指的是别人半个月出样,俊岳10天出,别人两个月出大货,俊岳45天出,以快制胜。此外,服务是赢得客户的重要手段,新客户不了解企业时,看到企业的产品好会试着下单,但拥有良好的服务,就能粘住客户,让新客户成为老客户。
烟台海翔对外贸易公司也尝到差异化竞争的甜头。公司总经理郑晓平介绍,近两年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除了对日本出口女装外,从去年开始还对日出口运动服,给品牌企业加工运动服,同时为一些运动队提供队服。由于做这一领域的企业相对少,竞争不算激烈。海翔对日出口在目前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依旧获得了增长。
贸易商机靠自己把握
由于今年中国纺织成衣展规模增长较大,有不少展商担心展会的整体效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也有展商抱怨展会效果不好,但许多展商的参展效果好于往年。展会也呈现出订单向优质供应商集中的趋势。像潍坊迁汇进出口有限公司、大连璐易美、南通开发区炜赋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展会期间客商不断。对此,烟台金娃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扈佳欣分析,能否吸引客人进展位,关键是要有吸引客人的产品。
扈佳欣认为,本届展会展览效果好,虽然与展馆好有关系,但展品好是关键。她发现,日本客人是很专业的,基本每届中国纺织成衣展都会参加。如果上半年看到过的产品下半年又出现在展会上,会给客人留下做事不认真的印象,同样客人也会认为这样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而失去交流沟通的兴趣。而像金娃娃等企业带的展品基本是专门为本次展会准备的。金娃娃开发的许多产品,是根据潮流的变化、反复与客人沟通后开发出来的新品。比如新开发的镶毛皮、蕾丝和梭织面料的毛衫,让客人眼睛一亮,因此吸引了很多客人驻足。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