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从来都会刺激有潜力的参与者变得更加强大,成为驱动一个行业成长的外在动力。美邦等本土品牌在早期市场红利时代经历了短暂的温水煮青蛙式的舒适生活,Zara、H&M等国外领先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给这类本土企业真正带来的并非是表面上的短期业绩挫折,而更多是市场意识的觉醒与成熟、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加速构建与完善,以及产品的快速跟随与创新超越
美特斯邦威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年截至报告期收入达47亿,同比增长8.83%;虽仍有少量亏损,但比上年同期已减损12.73%,净利润有望快速扭亏为盈。这家颇受关注的中国时尚零售业领军企业,在面临3年内业绩持续下滑以及整个中国实体零售业依旧低迷的行业背景下,通过三季报着实释放了明显的积极信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家聚光灯下的公司已经迈入了新的健康发展轨道?其背后又折射出中国时尚零售企业怎样的经营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
业绩连降,转型见效慢
在披露的三季度财报中,2016年1-9月美邦实现营业收入47.11亿元,同比增长8.83%;净利润-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2.73%;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9545万元,较上年同期微降7.63%。从2015年遭遇上市首次亏损后,美邦一直没能走出亏损阴影。
2008年,美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后,股票逆市大涨51%,周成建身家超过160亿元,成为中国服饰业的首富。但2015年,美邦营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96.57%,这是美邦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门店数量也从5220家降至3800家。
事实上,美邦并未坐视业绩下滑无动于衷,而是在多品牌和互联网方面动作频频。2008年,美邦试图从H&M、Zara等快时尚品牌手中分得一杯羹,高调推出时尚品牌ME&CITY,并且大手笔签下当时炙手可热的《越狱》主演温特沃斯·米勒担任形象代言,不过仓促进入市场的ME&CITY当年实际销售额不足亿元,2009年营业收入也只有3.5亿元,且一连亏损多年。
在互联网方面,美邦的探索并不晚,不过并未有实质性进展。2013年美邦开始搭建O2O平台邦购网。不过O2O概念慢慢沉寂,邦购网也几经沉浮。2015年美邦推出“有范”App,将集团线下4000家门店带来的数亿人次的客流和1000万的会员转化为平台用户,并通过向入驻品牌抽点、与卖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分成来盈利。有范通过赞助三季“奇葩说”提高了知名度,但具体在商业进展上却看不到明显突破。
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究竟被外在因素驱动,还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行业内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外资品牌零售商的进入与竞争,使得本土品牌和零售商倍显疲弱,难有招架还手之力。但如果我们回顾汽车、日用消费品以及量贩式购物等外资品牌进入国内较早的零售行业,不难发现,众多本土品牌已经或正在卷土重来,在市场中重新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扮演领导角色。其实,“竞争”从来都会刺激有潜力的参与者变得更加强大,成为驱动一个行业成长的外在动力。美邦等本土品牌在早期市场红利时代经历了短暂的温水煮青蛙式的舒适生活,Zara、H&M等国外领先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给这类本土企业真正带来的并非是表面上的短期业绩挫折,而更多是市场意识的觉醒与成熟、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加速构建与完善,以及产品的快速跟随与创新超越。
电商也被广泛认为是冲击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美邦所在的服装行业被视作电商化最为严重的一个行业。而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互联网冲击”无非是互联网经济作为“新的商业模式、零售模式”在诞生之初发出的响亮啼哭罢了。电商惊醒了传统零售,但从来没有、也不会去真正替代实体产业。电商是线上零售商,不可能取代品牌商、生产商和线下零售商。作为新“零售与客户服务”的触点,走向成熟的互联网正在与品牌商、线下零售商、生产商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商业形态、为消费者创造新的全渠道购物体验,与实体企业一同驱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以美邦为例,互联网正在成为其进行转型升级的内部必要工具或外部合作伙伴,帮助美邦加速形成新的商业形态、产品体验和销售模式。美邦曾多次向内部和外部发声说,今天公司及整个行业的困境,主要是由于自己过去不成熟,没有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运营模式,及标准高效的管理体系。这一实例说明,在粗放式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后,本土企业正在外资和电商等外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力争通过核心竞争力及市场领导力的重构,带领企业进入发展的全新阶段。
来源:中国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