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有实力的体育品牌,李宁公司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有一天,“李宁”能够成为世界顶级运动品牌。
为了这个梦想,2010年,李宁公司决心做出改变——品牌重塑,就像它的新广告语所说的“makethechange”(让改变发生)。
对于李宁公司的操盘手张志勇来说,他的任务就是在达到终点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李宁公司不会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
张志勇反复强调,品牌重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过,外界似乎并不愿意给李宁公司这个180度大转身留太多的时间。订单下降、股价大跌、投行唱衰和减持,这些反应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经销商、投资者等对李宁公司的品牌重塑在“用脚投票”。
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明显变化,或许对于张志勇在内的李宁公司管理团队而言,在赢得想要的消费者之前,首先需要赢得的是时间。
尴尬
在此之前,李宁公司的日子过得很舒服。
1990年,李宁公司在一个几乎没有竞争的环境中诞生。长期依靠市场的自然成长,缓慢地扩大规模,并幸运地成为国产品牌老大。到2009年时,李宁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终于超过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第二大运动品牌,尽管这次超越多少有些侥幸,2009年阿迪达斯因实施大的组织变革,阿迪达斯业绩下滑。
张志勇回忆说,起初李宁其实是依赖市场自然增长获得了“第一桶金”。在李宁品牌影响力的鼎盛时期,公司除了服装和鞋,还卖过领带、夹克等等,当时“李宁”牌夹克在中国国内一度风行。
不过,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体育用品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正在向调整期过渡。从2008、2009年之前的行业平均增长率超30%,到现在不及10%,行业将经历优胜劣汰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正在裂变。
张志勇注意到一个现象,原来去香港购物的,都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带的,现在都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往那边涌。同时,在中国600多个二、三线城市,类似于耐克、阿迪这样价格比较高的品牌,其市场份额并不低。
“中国企业现在最大的挑战,不是挣钱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能力给有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他想要的好的产品和好的品牌,如何赶上消费的升级。”张志勇说。
让包括张志勇在内的李宁人苦恼的是,李宁公司已经做了那么多年,但消费者却几乎没人能说得清楚李宁的品牌个性到底是什么。
李宁是谁?李宁代表了什么?
其实,这并不是李宁公司独有的问题。目前,中国的体育用品公司里,几乎对“品牌”都没有明确的定位,包括消费者是谁,品牌的个性是什么,功能特点是什么,要做哪些运动品类,在产品和服务中如何把品牌个性描述清楚,在执行层面如何把“品牌个性”这种悬在空中的几个字变成创意等等问题,几乎没有系统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李宁的现状也并不乐观。与晋江品牌比较,李宁不具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以及资源的优化。
在渠道布局上,李宁也相当尴尬。高端消费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这些城市的高端市场已经被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所占据;而三、四线市场又多被晋江品牌占据。李宁多少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其实,包括张志勇在内的李宁公司管理团队,一直希望能够摆脱这样的尴尬。
在2000年后,李宁公司第一次做出了方向性的选择:向专业领域进军。试图效仿国际品牌的赞助模式树立专业特征,李宁公司几乎赞助了各种运动以及国内外的许多队伍。
2002年,李宁公司确立全新品牌定位: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在此之前,李宁的品牌定位广告语曾用过“中国新一代的希望”、“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等。
曾在李宁任职、现在担任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的张庆说,当初明显带有模仿色彩的“一切皆有可能”在李宁公司内部引发了激烈辩论,最后居于上风的理由是,中国这个国家所走过的以及正在走的道路,充分证明了什么是“一切皆有可能”,这也契合真正的体育精神。
不过,对于大多数很少运动的中国人来讲,运动服装更多时候是作为休闲服装被使用,李宁的专业性进化某种程度上缺乏吸引力。而且,由于赞助的运动项目过于复杂,没有树立耐克与篮球、阿迪达斯与足球之间那种牢固的联想关系,李宁公司的品牌形象依然很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