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学校发的校服穿着不舒服,很闷热,我身上都起小红点啦。”
“张老师,我们家孩子这校服穿着不舒服,学校是不是也该和服装厂反映一下?”
“吴厂长啊,你这批校服怎么搞的?家长投诉得我们成天忙活不停……”
这是众多“问题校服”多米诺骨牌中的一景。2010年10月17日,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地产学生校服和针织泳装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学生校服质量明显下降。本次共抽查了沈阳、抚顺等10个地区的80家学生校服生产企业的80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8%。问题校服哪里有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裸女校服风波:面料揭开校服不透气之谜
几年前,一场“裸女校服”风波引发了人们对校服面料的密切关注。一场大雨过后,广州某中学学生所穿着的校服,竟浮现出一个个搔首弄姿的女性人体图,每一件校服上起码浮现30个类似的图案。事件发生后,经调查才知道原来是布料供应商在不知道该批布料用途的情况下,将用于泳装及沙滩装的布料提供给了校服的生产厂家,校服的生产厂家就糊里糊涂地制造出了大批“女体”校服。
学校最后终止与这批校服的生产厂家的合作。生产厂家于是把出售布料的店铺告上法庭,要求这店铺赔偿损失。广州南海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供应布料的店铺两负责人王某静及王某丽被判赔万余元。
实际上,校服的面料问题正好是矛盾的焦点所在。某学校家长张女士反映,“孩子就读小学,孩子夏天穿的校服用得都是化纤原料,穿在身上既不吸汗又不透气,很不舒服。冬天穿的校服质地粗糙,起静电,起毛球,对孩子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她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校应该与时俱进,购置一些质量好、款式新的校服。”
而就读于初二的女生小许也认为,“校服夏天的料子密不透风,冬天的衣服又单薄得冷风直透。而且肥肥大大,像件工装。应该让学生参与校服设计,采用透气的布料,给校服多增加一点亮色。”
2010年10月,江苏徐州沛县质监局对2所高中和3所初中订制的学生校服质量进行专项抽查,经检验,有3000套校服存在面料较差、透气性不好、洗涤掉色、起毛起球等问题。
实际上,国家已经出台了校服标准,包括行业标准FZ/T73021-2004《针织学生服》、国家标准GB/T22854-2009《针织学生服》、行业标准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国家标准GB/T23328-2009《机织学生服》。
行业内通用的做法是采用涤纶与棉混纺的面料。涤纶35%-65%,棉35%-65%。涤纶是属于合成纤维,优点是耐磨不褶皱,而缺点是透气性和吸湿性差;棉是天然纤维,优点是比较透气吸湿,缺点是容易缩水走形不耐磨,混纺的面料正好可以集成两者的优点,令透气性、吸湿性与耐磨性得以兼顾。
而学生和家长反映的透气性差的问题,往往是纤维含量的问题。在2009年9月江苏省质监局公布的校服抽检结果显示,有服装厂生产的学生服,标注纤维含量为粘胶(35±5)%、涤(65±5)%,而检测结果却是含涤100%,据有关数据,人体皮肤表层水份在12–15%时,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一旦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继之粗燥,久之就会出现皱纹。人体皮肤处于62%的相对湿度时,感觉最舒服。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要求纺织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吸湿性、透气性,用纤维12–14%的回潮率来保证皮肤表层12–15%的含水率。
而我国主要纺织纤维的标准平衡回潮率为:棉花7–8.5%、羊毛14–16%、蚕丝9–11%、粘胶纤维12–14%、丙纶和氯纶为0、氨纶0.4–1.3%、涤纶纤维为0.4–0.5%、苎麻7.0–10.0%等。因此,如果完全采用涤纶纤维制作的校服,当然穿上去很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