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3块钱一件,牛仔裤6块钱一条,棉衣25块钱一件……”这就是正在兴起的尾货市场,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淘货族的最爱,服装尾货市场也因此迅速火爆起来。但究竟什么叫尾货?价格如此低廉的商品质量有保证吗?尾货市场需要那些规范?近日,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已经通过专家终审,有望在年内由商务部颁布实施。
尾货的来源
很多人对“尾货”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尾货,尾货与旧货、假货到底有何区别。
在介绍尾货的来源时,标准主要起草人洪涛介绍,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也是一个尾货大国。他认为,尾货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般而言,为确保生产足量的合格产品,国外品牌的来料配给量会大于订单要求。加工厂家在按订单交货后,会有部分剩余产品,这就形成了尾货;近几年,服装出口反倾销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服装加工企业订单不能顺利出关,只能转为内销,从而也产生大量的尾货;由于产品转型、经营不善、生产过剩或者流转方面的原因,许多服装企业也会有库存品,这也构成尾货的来源之一。除生产环节之外,流通环节也会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积压下来,形成尾货。据了解,我国的服装加工业每年的生产量达数十亿件,根据一批服装原单生产中大约会产生3%至5%尾货的比例来计算,每年的尾货量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尾货市场需规范
长期以来尾货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业态细分,出现了专业营销尾货的市场。2007年1月,我国第一家尾货市场在京开业,这种采取集中交易尾货的尾货市场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北京、上海、济南、广州、常熟5大尾货交易中心,许多尾货市场网站也得到了健康发展。尾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近两年尾货市场在一些地方呈现盲目发展的势头,经营上也有不够规范的地方。洪涛指出,价格如此低廉的商品质量和安全性如何保证,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打着尾货的旗号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人们对尾货概念认识不清,混淆了尾货与假货、旧货的区别;还有的地方尾货市场造成了对同类正品市场的冲击,影响了正品商品的销售。为了完善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尾货市场升级与规范发展,制定专门的关于尾货市场经营管理的标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用行业标准给尾货下定义
记者从商务部召开的《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审定会的会议纪要中了解到,专家们对如何定义“尾货”及“尾货市场”进行了严格推敲和商定。毫无疑问,尾货不是用过的旧货,也不是假货,伪货,更不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经过专家们的讨论,标准将尾货的定义确定为:“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产生的,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库存积压产品。包括企业订单外生产的产品、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企业订单的产成品、在流通过程中销售剩余的商品等。”这个定义准确、科学地回答了尾货的来源,尾货产品与质量保证的关系。对消费者来说,尾货产品价格低廉只是卖点,不是衡量质量的尺度,尾货在产品功能、安全性方面是可以让消费者放心的。
标准中,将尾货市场定义为“为从事尾货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固定的、具有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的场所。”标准还对尾货市场的经营环境、选址要求、主体建筑、经营管理、商品陈列、进货管理、商户管理、交易服务、市场信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另外,标准要求尾货市场与正货市场应在空间上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