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旅行都会伴随创作,而每一次创作都像是一场旅行。从北京到上海,从长沙到广州,IDT的三位大男孩一路上边走边画,从不停歇。
比起“涂鸦”,IDT(Industry Definition Transfer)的三位成员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工作说成街头艺术。2008年,团队创立于深圳,首脑NAN科班习国画出生,来自香港的Sinic擅长将书法融入涂鸦,资深的街头写手YYY则惯用“祥云”、远古生物等符号进行创作。与城管警察玩捉迷藏、在城市的废墟郊野寻找合适的喷绘地点、苦心创作的涂鸦墙面被拆除或刷新,这些“辛酸”的经历对于三位成员来说已经见怪不怪。
相较原始的涂鸦形式,IDT的作品以迷幻的色彩、丰富的隐喻及浓厚的中国画风独树一帜。近期他们还登上了知名街头艺术网站ekosystem.org的票榜。随着逐渐“浮出水面”,他们开始忙于商业合作,除了为街头潮牌进行创作,,还曾为W+K广告公司创作形象墙面,也得到了类如轩尼诗等其他领域品牌的关注。为此,团队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对于指责声,IDT成员在坦然接受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见解:“坚持在商业与艺术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我们合作的前提。”而如果在合作当中遇到刻板或苛刻的要求,他们基本都会拒绝。
谈起最近在Converse街头派对上的“演出”,成员们都觉得是一次愉快而难忘的合作,“Converse非常支持街头艺术,给予我们很大自由,这次街头派对上的即兴创作很尽兴。”
几乎紧随其后,IDT一行三人发现了莫干山路的另一处城市废墟。住家在自己墙面上涂画了“我还在,哈哈”几个字。在三言两语的交流之后,团员便开始了创作,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的墙面,用色、图案都是即兴之作。NAN还当场找来一把木梯攀爬于上。“每个这样的废墟也许都有一把这样的梯子。”他说。
常梳着散漫发髻的Sinic睁开惺忪睡眼,着手将美式漫画笔触与书法相结合的创作,一旁YYY带着新的文身投入了关于远古生命的想象。
对于三名成员来说,每一次旅行都会伴随创作,而每一次创作都像是一场旅行。他们不会在一个城市停留太久,从北京到上海,从长沙到广州,一路上边走边画,从不停歇。
就像他们爱读的书籍《达摩流浪记》中贾菲所说,“他们会爬上高山去祈祷,会逗小孩子开心,会取悦老人家,会让女孩子爽快。”围绕涂鸦而展开的生活也是一场浩大的旅行,他们用“模特”的“模”替换了“摩”字,笑称自己是“达模”,戏谑而充满好奇地行走在人生的舞台上。
B=《外滩画报》
N=NAN,S=Sinic,Y=YYY
IDT=NAN+Sinic+YYY
关于涂鸦
B:你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背后有什么灵感来源?
N:灵感一部分是来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是旅行中的体验。另一部分来自较为抽象的意识交流。内蒙古之旅的画作对我来说较为难忘。当时团队有四个成员,原本住在不同的地方,那是我们第一回聚在同一个地方,一起游乐作画。
B:有哪些较欣赏的画手,或其他领域的艺术家?
N:每个时段都会欣赏不同的艺术家。例如Blu、Banksy、Jose Parla、Anthony Lister、Futura、joshkeyes、James Jean等等。最近比较关注结婚后定居南非的团员Dal和她老婆Faith的动向。(笑)
S:Faith, Dal、Colasa、Jose Parla、Anthony Lister、Conor Harrington、Mark Dean Veca、USUGROW、Futura、Roid、Terry Richardson、Andy Warhol??太多了。
Y:Futura、Andy Warhol和达·芬奇吧。
B:会否遇到创作、技术或环境条件上的瓶颈?一般如何克服?
N:那就不画了。创作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的。我会选择干点其他事情。
Y:一般旅行回来就好了。
B:为我们描述一个project从开始到完成绘画的过程吧。
IDT:寻找合适地点,构思,分工,绘制,拍照。
B:三人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将彼此的画风结合?
N:在相互对风格理解的前提之下运用脑电波共振。
S:因为三人了解彼此的风格,画着画着便连在一起了。涂鸦的本质就是随性,我们不会太严谨地事先规划,大部分依靠的是默契。
Y:彼此都太熟悉每人的创作风格了。基本可以随意吧。
B:如果哪天不涂鸦了,你们希望干什么?
N:涂鸦算得上是生活每个阶段的成长记录吧。如果真不能涂鸦的话,那我会把我的喜好和欲望寄托于其他事情上,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如果有钱了,我想开个乌托邦式的旅店。
S:我们每幅作品都是配合不同环境、心情、状态而创作的,它不仅是一个视觉载体,更是讯息表达的媒介,一种记录。不涂鸦的话,我想我会开一家百货公司什么的,分享我的爱好。
Y:没有想过不涂鸦。如果真那样,那代表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关于时尚
B:平时喜欢何种着装风格?有没有中意的品牌或设计师?
N:我喜欢适合本身亚洲人体型的休闲随意的格调。没有固定喜欢的品牌或设计师。如果发现某位设计师在改良、混搭、用料或观念上有灵光闪现的话,我就会喜欢上他。
S:比较喜欢欧美的街头品牌,但穿得不会太过宽松,我倾向于东方味道的街头风。没有特别喜欢的品牌,但我好像不经意地买了很多Stussy的东西。
Y:简单舒适就好,没有特定的喜好。
B:写手一般的着装和工作的特性之间有否关联?
IDT:着装一般都会不经意就被工作给“艺术处理”了。我们基本上没有不沾颜料、干净的衣服和鞋子。有时穿着品位也会跟工作互相渗透吧。
关于生活
B:最近有无出行计划?
IDT:近期又要来上海了。之后计划展开一趟入藏朝圣之旅吧。
B:去过的众多城市中,有没有特别有趣难忘,或“凄惨”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N:那太多了。去年我们穿梭在内蒙古渺无人烟的草原公路上。我们搭乘的出租车突然坏了。本来正在烦恼如何快点赶到下一个目的地找旅馆,但我们下车抬头一望,满天360度的银河星景收入眼帘,大家都感动到快哭了。相机也不能带走那让人窒息的美景。
B:一般会怎样“装备”自己的行囊?
N:行程中所需的日常用品、草图本、银行卡、证件。
S:想想行程是怎样的,只带需要用到的东西,彻底执行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
Y:电音必不可少。
B:最近常听的音乐、爱看的书籍、喜欢的电影是哪些?
N:最近我行囊里带着《达摩流浪记》。上个礼拜在上海朋友家看了《橡胶轮胎杀人(Rubber)》,这部电影和它的原声都很赞!
S:极乐Cult片《Rubber》,无论故事、分镜、配乐都很有看头。
Y:《西藏生死书》。最近喜欢的电影还是BBC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