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快时尚的代表,ZARA从2009年进入中国以来就以款式新颖、更新频繁深受年轻人的推崇。虽然近几年ZARA服装质量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但对其影响非常有限,其销售依然十分火爆。我们不禁会问, ZARA为何频出质量问题,同时中国消费者对其为何如此青睐?
作为西班牙的二线品牌,ZARA采取的是快速时尚模式的经营路线,大多数国外消费者往往看重其款式流行,所以穿的时间不会太长。ZARA进入中国,为了迅速打开市场而快速扩张规模,开店的数量从2009年上半年的4家达到现在的上百家。而且扩张还有加速的趋势,ZARA母公司Inditex今年3月宣布,2011年其门店覆盖中国的城市数量将从目前的30个增加到42个。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市场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压缩原料和人力等成本来保持其正常运营,另外对生产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上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生产成本的下降,还是生产链环节跟不上,都会降低企业产品的质量。
尽管质量频频出现问题,但ZARA并未停止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市场销售依旧火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现象。归结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热衷;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缺失。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也在转型升级,逐渐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品牌等方面转变,甚至一些消费者养成了不是名牌不买、不是外国货不买的消费习惯。小到奶粉、服装,大到手表、汽车,国际品牌都成为国人追逐的目标。据高盛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现在,不仅仅是高收入群体有对品牌的追求,年轻消费者也是最为活跃的人群,所以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消费品牌正是填补了中国市场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产品既是国际品牌,同时价格适中,想在中国不火都难。
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品牌缺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全世界而言是最便宜而且质量最好的,曾经有位美国记者做了一个实验,看生活中能不能一个星期不用中国货,结果是不行,离开了“中国制造”完全没法生活。但中国企业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使得自身一直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用一句话可概括为“强大的制造,低端的设计,薄弱的品牌,巨大的排放,微薄的利润”。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仅是劳动力、资金走出去,更应该是品牌走出去。本土企业培养品牌需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只要是质优价廉的国货,我们消费者就应该有积极购买的觉悟,这是从行动上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