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外贸专业科班出身,但一毕业则进了一家内销企业,即所谓出口转内销。时光如驹过隙,一晃几年过去,虽赚了点钞票,但不是做外贸。看着同学们的外贸做得红红火火,他们也劝我改内归外吧。于是心动了,梦醒了,外贸开始前行了。
我进了一家夫妻企业,老板是老大,他的意愿大于公司制度。纸糊的企业流水的员工,公司基本上每天都有新面孔进来,老面孔离开。
第一天,黯然神伤,苍天啊大地啊摆渡中国啊,离开金窝掉进火坑。第二天,算盘打响,既来之则安之学会东西再溜之。第三天,初窥门径,产品客户加行业,隔行如隔山。上帝造人花了七天,我决定留下仅花了三天。我不是比上帝伟大,而是比上帝更了解我自己。
浸淫产品一个月,内里有乾坤。公司既然生存下来并能发展,总有它的生存之道,即谓虾有虾路蟹有蟹道。此不为本文所述重点,另述之。
一月后,适逢行业展上海论剑。参展非我去莫属,老板夫妻甘做绿叶。在之前恶补英语,尤其对参展英语青睐有加。参展三天,我连说带写加比划,弄得老外们一头雾水,还一个劲地点头OK。回到公司,我真正的外贸工作才步入正轨。
互联网的好处在于急你所需。我从网上DOWN了一些外贸函电范本,拼凑其精华,加上公司的简介及产品,竟搞出一篇英文开发信来。我这点本身来自于大学写毕业论文时的拼文大赛(拼凑文章)。回炉了几次,又传给我做外贸的同学那里经过大刀阔斧修改后,一篇超牛的开发信便由此诞生。
展会上另一个细节现在透露一下。当每个外商来展位参观时,最起码让他们做两件事,第一留下名片,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会这样做的。第二件就是让他们和我合影,至于为何这样操作,我自有我的道理,先按下不表。
开发信写完后,我马上制作报价单,如法炮制,先从网上选几个样本加上自己的创意,再拿去骚扰我同学,谁让他把我拖下水呢。我同学的本身也真牛,经过他的整容,我的报价单便由东施变西施了,相信连韩国最牛的整容大师也自愧不如。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广发英雄贴了。我将展会上的合影经过电脑处理,使之靓丽许多,在顶端打上“某月某日与我真诚的某某客上海留影”一行英文字。随同开发信一并以邮件发给对应的客户,估计客户也不会料到我有此招。我认为这一招起码不会引起客户的反感。
一招鲜,吃遍天,我则希望这一招能招客进钞票。接下来的日子是黎明前的黑暗。第二天,竟有客户回信,希望我就某某产品进行报价,末了还加一句对我发的相片表示感谢。有一位韩国客户特逗,他把相片给我回传,并我的头像上加了一个箭头,箭头的另一端是一行字---那小子真帅。
细细统计了一下,回复我邮件的客户竟达到我发出客户的50%,这已经很难得了。我认真的研究了每封邮件,然后再慎重斟酌,郑重回复。其实你对客户的态度他们是能感觉出来的,比如由于你的粗心将单词拼错,这就是冒客户之大不韪。
一些试订单下来,我认真备货,而将烦琐的交易程序交给外贸公司打理,这不是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是与客户沟通、收款、发货,仅此而已。
有一个西亚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他们自己的要求,询问了研发部,他们认为麻烦订量又少不愿开发。我则不这样认为,客户是上帝,你要满足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于是我就找到老板,游说他前景是如何光明,道路也不太曲折。老板最后答应并要求开发部立马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无独有偶,后来又一个客户也需要同样的功能,因为这个客户找了很多厂家都不愿开发,而我们正好拥有这个技术,所以及时的交了样品,后来的订单大的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此乃无心插柳柳成荫。
还有一个东南亚华人向我们订货,同时让我们提供另一种产品,而这种产品我们没有生产,我告诉她我可以给她推荐其它厂家,她说好的。找好了厂家,该客户与这个厂家谈拢价格。我们的货备齐后,等待客户打款过来,可是望穿秋水,没见个钱毛。我打她公司电话,人不在,又打手机,才得知她吃坏肚子住院了,我叮嘱她好好休息。过了几天,这个客户又打电话来说原先的货不要了,因为在她住院期间其他的人已经从另外厂家购买了这种产品。我一听傻了眼,好好的一笔生意泡汤了,还好这批产品是通用型的,还能卖给其他客户。
我大为干火,这不是耍我吗。但我没有发作,只是说没关系。而她又说了另外一件事,说我给她推荐的厂家最后没有谈妥,希望再帮她推荐几家。
各位网友,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操作?我当时真想立马摔掉电话,今天咋这么晦气,我早晨起来也刷牙了,噢,是不是昨晚睡觉前没有洗脚的缘故。停顿了5秒钟,我说:“没问题”。
后来这位客户也许因为我的真诚,断断续续订了一些货。量不大,我也知道那已经是他的上限。很多时候你的付出与你的所得不一定成正比。捡了西瓜,不漏芝麻。
客户数量的增多,对客户的管理也就提上日程,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我的客户管理心得》。但仅这些还不够。我有一客户,每隔三个月订一批货,量中等。一次,我这位客户打电话来,问我们的公司还存在否。我一听问题来了,便问怎么回事。他便说一个月前给我发了邮件,订购货物,可我们迟迟不回答。我连忙说,我没有收到邮件,事实上也没有收到。他说不可能的,他一连发了三封邮件,他们领导正准备让他更换供应商,并且对方的价格比你们低。我没有争辩那是网络惹的祸,连忙道歉,好说歹说才让客户的怒气平息下来。
后来,我仔细查询了一下记录,离上次订货已经有近五个月了。这是我工作的疏忽,我没有及时与客户购通。汲取了上次教训,我又增添了一项内容,那就是随时记录与客户每次沟通的时间及内容,并且确定下次沟通的日期。
到现在为止,我不懂单证操作,看不太懂信用证,但我的生意仍旧红红火火。我将繁琐的单证交给外贸公司去操作,自己的工作则是与客户沟通。生意的成败在于你对客户关注多少,能否圆满解决客户提出的种种问题。
我不懂外贸,我会赚钞票。